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24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圖/ingimage

分享
寶 寶腹瀉真的會讓家長們「挫賽」,不但心疼寶寶不舒服、擔心營養不良和脫水,更實際的是頻繁的換尿布和洗屁屁,傷錢又傷身啊! 當寶寶有肚子痛的症狀時,家長們往往會煩惱寶寶進食的問題,特別是水分的補充。常常在診間或是急診遇到心焦的爸媽們問我「張醫師,哪裡可以買的到醫療級口 服補充液」或是希望我醫囑開令「醫療級電解質補充水」。

很抱歉,讓各位家長失望了! 臨床上並沒有特別「醫療級」口服補充液這種東西,除非直接把點滴瓶打開來給小朋友喝。一般醫療器材行都有市售的電解質補充粉/錠/液,根據包裝的建議沖泡給小朋友喝就足夠了!

但是我曾經有一次拉肚子,太太拿家裡常備的口服電解質補充劑泡給我喝,我喝了一包就再也拒絕使用,真的不大好喝。(如果有廠商願意為了中年男子,推出啤酒口味的話,我會很感激的。)

這是一篇發表在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期刊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 35.3),由多倫多兒童醫院為主導的一項單盲隨機分配研究。針對半歲到五歲(學齡前)的「輕微腸胃炎腹瀉」的病童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使用電解質補充液,另一組使用稀釋的蘋果汁(約1:1)。比較兩組之後恢復的情況。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病例:林姓婦人疑似觸摸過生雞蛋沒洗手,直接用手拿東西餵食4歲兒子,孩子發燒、腹瀉,吃了止瀉劑,症狀反而惡化,就診發現是細菌感染引發腸炎,藥物治療與適當飲食後康復。

頭份市為恭紀念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李浩遠:夏天好發一些兒童疾病,如腸病毒、中暑、夏季熱、登革熱及日本腦炎等,其中又以腸胃炎較常見,主因不注重衛生,加上炎熱適合病菌孳生。

夏季盛行細菌性疾病如沙門氏菌腸炎,症狀包含發燒、腹瀉等,輕微急性腸胃炎患者約1、2天可自行恢復,但嚴重者會出現大便帶血絲與黏液、高燒不退、腹部絞痛等症狀;而細菌性腸胃炎也容易有腸胃出血、腸穿孔破裂、腹膜炎等併發症,且年齡越小,越可能產生併發症。

部分家長想趕快讓孩子止瀉會購買止瀉劑,反而造成不繼續排便的假象,同時延緩病菌排出體外速度,讓症狀惡化;若有3個月以下嬰幼兒、免疫力缺陷患者及嚴重感染者得到沙門氏桿菌腸炎時,常須使用抗生素治療。

預防腸胃炎最重要就是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入口的食物、飲料或是嬰幼兒放入嘴巴的物品應確保乾淨,生雞蛋常有沙門氏桿菌,成人拿過生雞蛋務必把手洗淨再去泡牛奶或餵食。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童
洗手
腸病毒

預防感染腸病毒,家長與孩子都要勤洗手,並配合疫情防治。 報系資料照

分享

疾管署擬定學齡前孩童腸病毒停課標準原則,小兒科醫師表示,有一致性的停課準則,對家長照顧、醫師衛教都有幫助;腸病毒疫情已開始升溫,有醫院4月就收治腸病毒重症個案,認為停課七天是必要的,可避免擴大傳染。

萬 芳醫院小兒科醫師王聖儒表示,往年腸病毒大約5月底、6月才出現重症個案,今年4月就出現了。該院4月通報一名不到3歲的小女童,因為持續嘔吐,加上有肌 躍性抽搐,診斷為腸病毒重症;昨天也通報一名女童,因腸病毒引起下肢無力,腰部以下疼痛,連膝蓋反射動作都異常,被送進加護病房觀察,今年的腸病毒疫情, 不能掉以輕心。

王聖儒說,幼童感染腸病毒,停課是必要的,全國有一致性的指引,臨床醫師進行衛教也會比較統一。

王聖儒就曾遇過一個家長,為了不想請假在家照顧小孩,竟隱瞞小朋友腸病毒病情;甚至第二個孩子染病後直接吃退燒藥,連帶孩子就醫都省了,這是非常危險的。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師認為發燒是種身體保護機制,多數時只要可多喝水、充足休息就能自行退燒。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分享

退燒偏方睡冰枕、散熱貼片、洗熱水澡或吃退燒藥降溫,希望讓體溫回復正常;醫師卻認為,發燒是種身體保護機制,若發燒精神、活動力依然好,可多喝水、充足休息自行退燒。反之影響活力、食欲下降再吃退燒藥。

而民俗偏方睡冰枕反倒使血管收縮難排熱,寒性感冒甚至愈睡愈冷,不建議睡冰枕降溫、退燒。

台北中山醫院小兒科主任張敬文表示,發燒是因身體發炎反應,導致腦部下視丘體溫定位點上升,腦部認定的正常體溫超過攝氏38度,體溫也跟著上升;雖然冰枕溫度低,卻會使血管收縮,讓體內熱氣難排出,又無法真正矯正身體發炎反應引起的體溫異常上升。

張 敬文解釋,發燒是種症狀,待一段時間免疫機制啟動,將病毒消滅後便會自行退燒,同時提升免疫力;但若習慣一發燒就吃退燒藥,免疫力難被喚醒;即使藥效退燒 降溫,4小時後可能再發燒,無法對症下藥,建議發燒先觀察活力,如同時頭痛、倦怠、食欲不佳等,可先吃顆退燒藥並持續觀察。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歲前就該看牙,評估是否塗氟

牙醫師公會全聯會提醒,媽媽在懷孕期間因荷爾蒙改變,容易蛀牙,建議懷孕期間定期接受口腔檢查及洗牙。 記者鄧桂芬/攝影

分享
衛 福部統計,二○一一年國內二至三歲孩童齲齒率為三成一,五歲飆高至百分之七十九,每十人就有八人蛀牙。醫師指出,幼童齲齒率高,多半是父母誤認寶寶牙齒沒 長全,忽略口腔健康,甚至等寶寶三歲以後才帶去看牙,正確觀念應是:「寶寶一歲前就應該去看牙,評估是否需要塗氟預防蛀牙。」

三月廿日為世界口腔健康日,衛福部心口司與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合作舉辦「孕婦嬰幼兒親善牙醫院所」活動,提供孕婦及十二歲以下兒童就診免掛號費,期建立「長牙看牙、定期看牙」觀念,活動從三月廿一日至四月五日。衛福部心口司副司長張雍敏表示,民眾可先上衛福部網站(www.mohw.gov.tw) 查詢。

爸媽以為牙沒長全,忽略口腔衛生

一名一歲寶寶半夜常哭鬧,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長李楊鈞檢查發現,寶寶上下門牙全蛀爛,詢問才知寶寶晚上咬著奶瓶睡覺,媽媽也未替寶寶潔牙,才導致蛀牙而疼痛。李楊鈞說,乳牙蛀牙還是得做根管治療,減緩疼痛,並戴乳牙冠保護,否則「寶寶整晚罵罵號,全家不必睡了。」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新生兒的口腔清潔,應該要從何時開始?在國健署所發給家長的兒童健康手冊裡,有建議家長,在寶寶出生 後,就應該要為寶寶做好口腔清潔,而且不可讓寶寶口中含著奶瓶睡覺,才能避免乳牙蛀牙,也才能使恆牙健康生長。然而,小兒科醫師發現,有家長帶著九個月大 的孩子打預防針時,竟然長出的二顆乳牙就有蛀牙了!

九個月大寶寶竟然就有蛀牙

台 安醫院小兒科醫師張雅婷表示,家長帶新生兒來打預防針時,常會詢問何時該看牙,以及該如何清潔口腔;其實,兒童健康手冊裡就有建議,寶寶即使沒長牙,也要 做口腔清潔,因為寶寶喝奶時就會有細菌附著,而且來源是父母,不只是母親懷孕過程、父母親吻寶寶、甚至在吹冷食物時的熱氣,都會傳染牙菌斑。門診中,就有 媽媽因為讓寶寶含著奶瓶,邊喝邊睡,因而導致才出生九個月大的寶寶,就有一、二顆牙出現蛀牙。

二歲以下幼兒還不會漱口,不建議每天用含氟牙膏

分享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老一輩的人都說,孩子是七坐八爬九發牙,但是現代人營養好,連寶寶發牙時間都大為提早,很多寶寶在四個月大時,就開始長牙。牙科醫師強調,寶寶口腔衛生要及早進行,才不會長滿蛀牙。

寶寶長牙了! 及早口腔清潔預防蛀牙

分享

用紗布沾冷開水清潔口腔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牙科主任李雅玲表示,當寶寶冒出牙齒時,就要為寶寶的口腔做清潔;一般而言,寶寶大約平均在六個月會發第一顆牙,但是也有四個月大的寶寶就開始長牙,家長這時可以利用紗布,沾冷開水,幫寶寶清潔口腔。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個月大張姓男嬰嘴角遭蚊子叮咬,不僅紅腫,還感染造成蜂窩性組織炎。 圖/童綜合醫院提供

分享
夏 天到蚊蟲增多,遭叮咬不可輕忽,台中有名4個月大張姓男嬰,嘴角遭蚊子叮咬紅腫,家長買藥膏塗抹,但男嬰因患部癢以手抓揉導致破皮,3天後沒消腫,範圍還 越來越大,並輕微發燒,就醫確診叮咬部位遭感染並造成蜂窩性組織炎,影響範圍擴及口鼻,經1周抗生素藥物治療並擦藥膏才痊癒。

童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高佳慧說,嬰幼兒的皮膚較敏感,對蚊子唾液易過敏,遭蚊蟲叮咬後紅腫情形會比大人嚴重,若無法控制抓破皮,也易造成細菌感染,有些孩子甚至在叮咬患部出現水泡,主因是幼童免疫系統尚未成熟,一般會隨年紀慢慢改善。

高佳慧說,蜂窩性組織炎是1種或多種細菌經皮膚裂縫或傷口進入人體,像蜂窩狀的皮下脂肪組織層而引發的感染,這部位組織鬆軟,細菌容易擴散,順著血管或淋巴管到處竄行惡化,嚴重者還會併發壞死性筋膜炎或敗血症,有致命危險。

醫師呼籲天氣越來越熱,蚊蟲孳生,家長要注意家中環境衛生,皮膚脆弱的嬰幼兒要避免遭叮咬,睡覺時可掛蚊帳,外出時使用天然防蚊液等。若遭蚊蟲叮咬,可先清洗患部,再塗止癢藥膏,避免太癢抓破皮,若孩子遭咬後患部出現水泡,切勿弄破以防感染。

【免費索取】各種寶貝好禮免費索取~http://goo.gl/Ea9nKT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牙醫指出,親吻寶寶,或幫他們吹涼太燙的食物,或是共用湯匙,可能危及嬰兒的口腔健康,因為父母可把造成蛀牙的細菌傳給孩子。

「維多利亞牙醫服務」口腔健康總顧問寶拉.巴奇亞(Paula Bacchia)醫生說,有蛀牙的家長可能讓小孩也有蛀牙的危險。

巴奇亞稱,如果母親正在蛀牙,口腔內有較多轉糖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可把細菌傳給孩子。這種細菌造成蛀牙。

莎拉幾年前帶女兒做第一次牙齒檢查時,意外得知這個24個月大的孩子不僅有兩顆蛀牙,牙醫還說可能是媽媽「傳給」她的。

牙醫給莎拉一張紙,內容提到唾液傳播,勸告父母不要與寶寶共用杯子、湯匙刀叉或共吃食物,還說不要親吻寶寶的嘴。莎拉很震驚,她從沒聽過這些資訊,自從女兒開始吃固體食物後,她經常會先咀嚼食物,然後把嚼過的食物分給女兒一口。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肥胖是全人類健康的公敵,荷蘭學者研究指出,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有關鍵的1000天,即母親懷孕後到孩子約兩歲半前,兒童養成多蔬果飲食習慣,可遠離肥胖和各種非傳染性疾病;國內營養師也警告,幼兒園點心別再餵食菠蘿麵包,以免養出小胖子。

第一屆奇異果與健康國際研討會今明兩天在紐西蘭陶朗加舉行,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教授賽德爾發表報告指出,改變生活飲食習慣可遠離心血管、第二型糖尿病等慢性代謝症候群疾症,低脂飲食比地中海飲食效果更顯著。

賽德爾教授指出,增加蔬果攝取量有益控制肥胖,但建立喜好蔬果的飲食習慣愈早愈好,最好打從娘胎開始孕婦就要多攝取蔬菜水果,並讓兒童在兩歲半前養成健康飲食習慣。

長 庚科大保健營養系主任劉珍芳表示,台灣每12個成年人就有一個是糖尿病病友;研究發現早餐飯後血糖上升最顯著,台灣人早餐常吃得太澎派,容易飯後血糖飆 升,建議早餐可搭配低升糖指數水果如蘋果、奇異果和芭樂等,富含膳食纖維,增加飽足,避免飯後血糖飆高,也可避免熱量攝取過多體內脂肪囤積。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jpg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jpg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jpg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jpg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6.jpg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jpg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jpg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jpg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注音學習篇


寶貝學習視頻整理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view_all_playlists

圖解英語字典

tay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